-
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本报文昌3月20日电(记者陈海波通讯员蔡金曼)3月20日8时31分,鹊桥二号中继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鹊桥二号精确入轨、精准...
-
国内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团体标准发布
科技日报讯(记者操秀英)我国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有了团体标准。记者近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为推动我国氢能交通产业发展,中国石化联合国内数十家氢...
-
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实施近月制动
本报北京3月25日电(冯华、李仪)国家航天局消息:3月25日0时46分,鹊桥二号中继星经过约112小时奔月飞行,在距月面约440公里处开始实施近月制动,...
-
长征六号改火箭成功发射云海三号02星
科技日报北京3月27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3月27日6时51分,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云海三号...
-
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记者李红梅)记者28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由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牵头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发布,...
-
Sora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值得关注
【科技创新世界潮】◎本报记者张佳欣上个月,OpenAI公司推出了文生视频人工智能(AI)模型Sora。OpenAI展示了Sora利用少量简短文字提示即可创建逼真视频的...
-
中泰两国将合作开展月球探测任务
人民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4月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共同签署关于探索与和平利用外层空...
-
“共情”AI出现了,你会与之共情吗
【科技创新世界潮】◎本报记者张梦然当我们想到有情感的人工智能(AI)时,素材其实都来源于科幻作品,其中的情感式AI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寻求人类同等...
-
“雪龙”返航 满载而归
4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顺利返回国内并停靠山东青岛奥帆基地码头,标志着我国第四十次...
-
海南:开辟商业航天新赛道
“期待能快快建好,好几枚火箭正在排队,着急等着飞!”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的4座避雷塔刚刚宣告建成,在记者的微信群里,就有一名...
-
番茄种子太空“旅行”记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调研采访时注意到,一批番茄幼苗引来不少人围观,原因是这批幼苗的种子经历过为期5个月的太空“旅行”。预计再过50多...
-
新型组织工程支架助软硬组织界面一体化再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团队在免疫多细胞支架用于肌腱—骨修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期刊《科学进展》...
-
智能光芯片“太极”问世
随着各类大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涌现,如何制造出满足人工智能发展、兼具大算力和高能效的下一代AI芯片已成为国际前沿热点。12日,《科学》杂志以...
-
四维高景三号01星成功传回首批影像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赵竹青)4月1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四维高景三号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